粘膜白斑、交界痣、慢性萎縮性胃炎、宮頸糜爛、乳腺囊性增生及乳腺纖維腺瘤、某些良性腫瘤、糖尿病等。
生物致癌因素 |
檢測方法 |
幽門螺旋桿菌(HP) |
C13呼出氣檢測 |
人乳頭瘤病毒(HPV) |
宮頸脫落細胞核酸雜交捕獲 |
EB病毒 |
血清VCA-IgA滴度檢測 |
乙型肝炎病毒(HBV) |
血清HBs-Ag檢測或乙肝五項 |
丙型肝炎病毒(HCV) |
血清HCV抗體檢測 |
人免疫缺陷病毒(HIV) |
血清HIV抗體檢測 |
三、 癌癥早期篩查技術
l 低劑量螺旋CT(或胸片):肺癌、縱隔腫瘤
l 鉬靶攝片:乳腺癌
l 超聲檢查:肝癌、胰腺癌、腎癌、前列腺癌、乳腺癌、甲狀腺癌
l 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(TCT)檢測:宮頸癌
l 胃鏡:食管癌、胃癌
l 大便潛血:結直腸癌的初篩
l 直腸指診:直腸癌的初篩
l 結腸鏡:結直腸癌
l 鼻咽纖維鏡:鼻咽癌
l PET-CT:對原因不明的早期癌癥信號進行排查
PET-CT(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/計算機斷層成像),它可以在分子水平觀察人體內功能代謝等變化,非常靈敏的顯示體內器官早期的病理變化,在腫瘤的早期診斷、療效評估、疾病追蹤觀察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,使用PET-CT可以早期發現病灶,做到腫瘤的早期發現、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。
四、 腫瘤生物標志物檢測
標志物名稱 |
相關的腫瘤 |
AFP(血清甲胎蛋白) |
原發性肝癌 等 |
CEA(血清癌胚抗原) |
結腸癌 等 |
NSE(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) |
小細胞肺癌 等 |
β-HCG(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) |
惡性滋養細胞腫瘤 等 |
HGH(生長激素) |
腎癌、肺癌及垂體瘤 等 |
CA19-9(糖類抗原19-9) |
胰腺癌和結腸癌 等 |
CA15-3(糖類抗原15-3) |
乳腺癌 等 |
CA125(糖類抗原125) |
卵巢癌 等 |
CA242(糖類抗原242) |
胰腺癌、結直腸癌和膽道癌 等 |
CA72-4(糖類抗原72-4) |
胃腸道腫瘤 等 |
FPSA(游離前列腺特異抗原) |
前列腺癌 等 |
TPSA(總前列腺特異抗原) |
前列腺癌 等 |
SCC(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) |
鱗癌 等 |
Cyfra21-1(細胞角質素片段19) |
非小細胞肺癌 |
PG I、PG I/II(胃蛋白酶原) |
胃癌 |
實際上并不存在絕對理想的腫瘤標志物?,F今所知的腫瘤標志物中,絕大多數不但存在于惡性腫瘤中,而且也存在于良性腫瘤、胚胎組織,甚至正常組織中。因此,這些腫瘤標志物并非惡性腫瘤的特異性產物,只是在惡性腫瘤患者中明顯增多。